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,孙小杭这个名字无疑是陌生的。他参与创作的电影《心花路放》《疯狂的外星人》,大家肯定不会陌生。
一个大学主修哲学,曾经一头扎进戏剧创作的文艺青年。如今手握两部10亿+电影,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编剧,孙小杭无疑是成功的,他成为了很多励志进入编剧行业的年轻人的理想范本。
能在宁浩手下工作,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讲,是梦寐以求的一件事。跟宁浩合作多年后,用孙小杭自己的话讲,曾经很“飘”、很“仙儿”的他变得踏实很多,他明白了不能全凭想法、创作剧本。
正是宁浩的慧眼,才发现了孙小杭这块璞玉。巧的是,在第五届青葱计划上,这对“师徒”又碰到了一起,不同的是,这一次他们二人的身份有了些许变化。宁浩是第五届青葱计划的主席,孙小杭将与许月珍、苏照彬、薛晓路、刘仪伟一同担任“剧本工坊”环节的导师。
他坦言,作为“剧本工坊”的导师压力很大,“毕竟这些新导演都是拿着自己创作了很长时间的剧本来到青葱计划,而对我们来说,只是指导他们两次而已。无论怎么样,都会认真地把剧本看完,真正传授一些干货”。
没有宁浩,就没有如今的孙小杭
可能连孙小杭自己都没有想到,他会从前卫戏剧一头扎进商业喜剧片创作当中。一个人的每一个决定都有一层因果关系,一个决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下一个决定,从而影响到一个人的人生轨迹。
原本在人大学哲学的孙小杭,在一个偶然机会,去中戏看了由一部话剧《切-格瓦拉》,他的人生轨迹至此发生了改变。看完戏之后,他就自编自导自演了人生第一部话剧《我弱智,我无罪》,之后,他又创作了《文明城市》《风雷传》,并且开始在话剧圈小有名气。
毕业后,他接的第一个戏是排一部民工戏,排戏的地方很远,在北京郊区。戏没有排成,不论是孙小杭还是参演的民工,对于对方都不满意,在一场争吵中,双方不欢而散。
后来,他跟一个清华毕业的朋友想排一部关于马家爵的戏,而在为话剧调研的过程里,他突然发现自己没有能力处理马加爵这个题材,他开始反问自己,已经三十多岁的自己,还要这么愤世嫉俗么?最终他退出了这个话剧,他的朋友把戏排出来了,名为《我说》。
这时,孙小杭产生了去干电影的想法,曲线救国用干电影挣的钱补贴排戏,这时的他并不知道,与话剧一别就是“永别”。
在加入宁浩团队之前,他为《江山风雨》《近距离击杀》两部电影写过剧本,但都没什么水花。
经人介绍,孙小杭认识了宁浩,《心花路放》就是宁浩与孙小杭一道开车去海南的路上聊出来的,《疯狂的外星人》也是从那时开始动的笔。
在谈到宁浩的时候,他说在合作了这么久后,他从宁浩身上学到了创作剧本不能从观念和概念入手,要用身体去感受人物的行为是否正确,或者人物在此刻做出的行为是否准确。
他说从宁浩身上得到的最大收获,就是别骄傲,要脚踏实地。
在套路与自由间达到平衡
在参与了《心花路放》《疯狂的外星人》的剧本工作后,孙小杭在写喜剧片上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。
他说在创作的过程中最难地方的是如何做到生动,在做类型片或者商业片的时候,所谓的模板、套路都被市场证明是有效的。在逃不开这些大框架的前提下,必须在套路中寻找生动的元素。
“如何在刻板与自由之间寻找平衡,这才是最难的,但如果你刻板的那部分失效了,结构塌了,可能生动的部分也就没有了”。
他又说道,不论是框架,还是生动都很重要。框架是一个基础,可以保证作品在豆瓣评分上有一个6分的保底。如果想让评分再拔高一些,就必须依赖创作上的生动了。
《心花路放》《疯狂的外星人》在票房上都很成功,在被问及他是如何把握市场方向时,他回答,最重要的是电影好看,节奏舒服。
对他们写喜剧的人来说,喜剧的点到不到位,对社会的影射是不是辛辣的,是不是真能引起观众的共鸣,这些实质上的东西都可以左右一部喜剧片的市场走向。
在谈到编剧与导演之间的关系时,他说,要给编剧创作的空间,两者的关系并不是打字机。并不是导演告诉编剧,编剧执行就结束了。
“导演在创作初期,就要让编剧明白,是哪种类型,调性什么样”。他强调“合适”一词,编剧与导演是否合适。“合适”既代表一种共同语言,同时也存在一种张力,编剧能够提供不一样的东西给导演。
同时,他强调编剧不能过于迷恋自己的想法,要从更高的层面去掌握。作为创作者,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,在写剧本的时候有一些想法可能在细节上很亮眼,但对于整个剧本的结构、主题、连续性却没有帮助,那么就必须要舍弃。
要比别人好三倍
不论是孙小杭,还是宁浩,之所以可以成功,都是得益于伯乐,刘德华的“亚洲新星导”发现了宁浩,宁浩发现了孙小杭。
对于以发掘新人为宗旨的青葱计划,不论是孙小杭,还是他的伯乐宁浩,都是再合适不过。
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扶持计划,如何能在从众多新人当中崭露头角,是每一位新人导演必然要面对的问题。作为第五届青葱计划“剧本工坊”的导师,孙小杭给新人导演的意见是,不停地写剧本,再不停地改剧本,直到把这个剧本改得非常优秀为止,才能冲破那些阻力。
“你比别人好一倍不行,至少要好三倍”。
他还表示,新人导演跨入门槛一定要坚决,一定要做出有风格,有力量的东西。“现在这个时候亮出你是谁,你的风格到底是什么,你的长处和短处到底是什么,充分把自己张扬出来” 。
在日后进入行业之后,新人导演可能又会面临一些别的问题,是要当一个成熟的商业类型片导演,还是要继续坚持做相对有创作性的文艺片。
至于是做商业片,还是做文艺片。在孙小杭看来,现在大家对于文艺片的印象过于刻板,在中国电影出现类型片概念之前,像《有话好好说》《离婚了,就别再来找我》 这些电影该如何界定,以今天的目光来看,它们可能属于文艺片。
“并不是需要很强的文学素养和门槛才能看懂的电影才叫文艺片,应该会有很多更新的,更简单的、通俗的,和观众的关系更紧密的,并且区别于商业片套路的文艺片”。
他觉得文艺其实就是你真挚地去表达,而不是那种特别飘,特别暧昧的东西,不要给文艺片贴标签。
不论是商业片,还是文艺片,孙小杭希望新导演们知道自己为什么拍电影,拍电影的初衷是什么。不要在非常艰难的过程中丢失掉最开始上路的理由,一定要坚持住,克服所有的困难,才能够把自己的电影拍出来。
青葱计划官方网站地址:
http://www.zgdydyxh.com/cfdg